《心经解读》读书笔记

《心经》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部佛教经典了,因为短小精干在现代佛寺里经常和大悲咒一起循环播放来增加氛围,一句“色既是空,空既是色”也是网络上经常用来抓梗的话语。实际上这部经典全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行版本有两个,复杂的那个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简洁的那个则是唐玄奘翻译的,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去西天取经的唐僧翻译的。这个经文的中文字尽管本人看过很多遍,但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这部经典到底在讲些啥,完 …

阅读全文

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史(宋明理学)

儒学复兴运动 整个宋学或者说宋明理学的发生,其实都是从儒学复兴这样一个整体脉络当中来的。儒学复兴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古文运动,在中国思想史上意味着一种非常清晰的理性思想风格的复兴。 一般我们都会认为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这样的认识恐怕有现代夸大的成分。唐代兴盛时间大概也就一百年,而整个唐代有两百八十九年,等于王朝大多数时间实际要么战乱要么诸侯割据,因此对于身处王朝稳定期的宋人,尤其是像北宋的 …

阅读全文

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史(汉代经学)

西汉初统一天下后吸取秦灭的教训,未再采用韩非子之学而用黄老之学作为官方思想,黄老在政治上以法约束天下又崇尚君主无为而治。黄老之学在个人修为上则与阴阳家等方士思想相杂,至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汇集编撰了一本《淮南子》将此等学说进行了总括。 而随着汉武帝年龄增大,国力经过三代休养生息而增强,皇帝期望能够大展抱负,开始放弃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转而决定采用儒家学说作为官方思想。作为儒家掌舵人的董仲舒提出“摆出 …

阅读全文

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史(先秦诸子)

最近看的中国哲学史的书也不少,包括民国大师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还有新儒学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在B站看了北大杨立华老师的《中国哲学史下》,但是不读原著还是永远无法入门,令本人感兴趣的倒不是古人思想能给我们什么思路和指导,而是延续到现代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因而个人感觉还是要以历史的方式梳理下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史脉络。 春秋儒道奠基 中国有记录的哲学思想从春秋末期 …

阅读全文

中国哲学思想发展历史(孔子)

个人认为中国先哲智慧还是要从孔子说起。这里有人可能会反对说:孔子曾经求教于老子,这是不是说明老子的思想其实更古老呢?但个人认为讲中国先哲智慧还是从孔子开始来讲比较合适,原因有几点: 首先,孔子的思想源于周礼,而周礼又源自夏商乃至上古三代的制度,可见有华夏正宗思想的完整传承,内容上涉及哲学、美学、文学、历史、政治学、日常伦理等各个方面,比较完整的涵盖了中国人的思想各个方面。而老子的思想更多是他个人的 …

阅读全文